close

真實,是最有力的控訴



我蘇網專稿 (記者/王晟)

1938年1月18日清晨,汽笛長鳴,晨霧中一列火車即將啟程。

車窗外,淪陷的南京城一片死寂;車廂內,一位美國乘客面色凝重。

周圍渾身臭氣的日軍士兵哪裡知道,此人的大衣裡,暗藏著8盤16毫米電影膠片,記錄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種種暴行,將是這起震驚世界的慘案唯一的動態影像罪證。

這位美國人就是喬治 費奇,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幹事,他不顧安危,要把屠城血證帶到上海,送回美國,提交國際社會

美國商標申請

2017年的今天,中美兩國的聯合攝制組,在紀錄片《南京之殤》中,準確地還原瞭這一幕。

片中同樣被一一再現的,還有拍攝下日軍暴行的約翰 馬吉牧師,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約翰 拉貝先生、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代理校長 明妮 魏特琳女士,鼓樓醫院外科醫生羅伯特 威爾遜等人的故事。



(約翰馬吉牧師偷偷拍下日軍暴行的膠片,委托約翰費奇設法帶出南京。這是迄今唯一存留的大屠殺動態影像)

時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,作為事件發生地的主流媒體,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(集團)全額出資,與擁有專業歷史紀錄片播出平臺的A+E美國電視網絡攜手合作,共同打造瞭這部精品紀錄片 《南京之殤》。



該片講述的是南京大屠殺期間,在中國同胞守望相助的同時,留守南京的費奇、魏特琳、馬吉等西方救助者的英勇故事。在最黑暗的時刻,他們不懼危險,挺身而出,利用自己中立國國民的身份,保護和救助瞭超過20萬難民。在最黑暗的時刻,他們與戰亂中的南京難民,不自覺的結成瞭 命運的共同體 共同面對日本軍國主義者殘暴的屠刀。他們的事跡,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輝。

與同類題材紀錄片不同的是,《南京之殤》首次采用用西方人的視角、西方的表達方式,參照美國電影業的流程和創作方式制作,並根據海外不同收視習慣,推出純情景再現劇情版和純紀實版兩個版本,分別在美國和亞洲區播出,從國際層面,更廣泛地傳播這一歷史慘案的真像,控訴侵華日軍的暴行。

真實,就是力量

拍攝制作全程,中美兩國團隊恪守一個原則:務求真實!

唯有真實,控訴才有力量,傳播方能無界。

縱然是 情境再現 的劇情版本,細節也格外較真,每個場景,每個畫面都確保源於史料,忠於史實。為此,雙方團隊下瞭苦功:

1937年12月15日,美國《芝加哥每日新聞報》(Chicago Daily)的記者阿奇拜德 斯蒂爾(Archibald Trojan Steele),離開淪陷中的南京。他在當天借助美國軍艦的電臺,向全世界發出瞭第一份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新聞報道。



報道中有這樣的描述: 我們撤離這座城市時所看到的最後一個景象,是在南京下關江邊,沿著城墻,有一群約300個中國人,正在被集體槍決,而江邊堆積的屍體早就比膝蓋還要高

這是現存南京大屠殺相關史料中,第一份由西方記者親眼目睹日軍集體屠殺的罪證。

然而,為瞭重現這一場面,中美兩國團隊一度爭論激烈。

美國商標登記台中 美方認為,新聞中提到的 wall ,是南京著名的城墻。中方的歷史顧問團隊卻集體反對,專傢們用瞭大量歷史地圖、照片等材料,證明當年的南京,任何一段城墻都距離江邊很遠,斯蒂爾提到的 wall ,應該是冬季枯水後高高露出的江堤,最後美方導演心服口服,調整瞭拍攝選景。



(片中拍攝日軍江邊屠殺的場景)

類似這樣的 較真 ,在《南京之殤》出爐過程中數不勝數。

劇本創作上,中方歷史顧問團隊始終嚴格把關。為瞭保證客觀中立,美方團隊展現瞭自己強大的專業能力和智力儲備,派出研究小組,先期在美國搜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,前往美國國傢檔案館、耶魯大學神學院圖書館等地,查詢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原件,對那段歷史的全貌,以及留守南京的西方人的事跡、證言、記錄都做瞭詳細調查,制片人兼編劇 Frederick Rendina,還專程來南京走訪部分事件發生地,訪問大屠殺幸存者。經過5個多月的精心準備,編劇和制片人躊躇滿志,攜臺本初稿在南京聽取專傢們的意見。



(編劇兼制片人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學習,在野外勘景)

他沒想到的是,來自江蘇省社會科學院、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、南京大學、南京師范大學的專傢們 毫不客氣 地提出瞭幾十條修改意見。每處細節到底是不是忠於史實,一條條的審,一條條的過,討論瞭整整一天一夜。

研討得有多細?中方團隊導演張浩回憶,每一位片中提到的西方人士,在1937年南京淪陷後每天的日程,做瞭什麼事情,見瞭什麼人,做瞭什麼記錄都一一梳理清楚。

演員挑選上,美方團隊早早地遍發廣告,在美國挑選西方角色的人選,美方制片人/編劇親自面試把關。



演員不僅外形上要盡可能接近歷史人物原貌,氣質風度更求神似。

其中要數魏特琳女士的角色花費力氣最大 她必須是一位中年的金發白人女性,面相和善,還會說一點中文。美國團隊精挑細選之後,敲定的這位女演員,與歷史上真實的魏特琳女士,極為相似。在拍攝現場,她還能模仿魏特琳用左手書寫日記,更加傳神。



在紀錄片拍攝上,中美雙方團隊把控美術、置景、服裝、化妝、道具等各個部門,使藝術創作完全遵從於歷史真實。

無論西方人士,中國同胞,還是日軍官兵,所有人的服裝都是嚴格參考1937年淪陷前後的歷史照片,細致到當時日軍穿的是什麼鞋子靴子,怎麼打的綁腿,用的是什麼武器,都一一考證,杜絕 穿越 。



片中這個畫面,是日本軍人拔出手槍指向鼓樓醫院的威爾遜醫生。這段長度隻有幾十秒,但其中這把道具手槍也是經過仔細考證的。當年侵華日軍裝備瞭幾種手槍,經專傢確認,占領南京的日軍部隊,應該用的是左邊這種 十四年式 手槍。



在後期制作上,對真實性的把控更是無以復加。雙方團隊聚集在A+E Networks 集團亞洲公司總部 新加坡的機房裡,每天廢寢忘食,不僅協調鏡頭的處理、語言表述的準確性,更是對歷史資料的選取細致入微。

每一幅引用的歷史畫面,都要搞清出處! 中方執行制作人劉鳴說,最初引用的歷史素材中有很多並非發生在南京。比如有的畫面裡出現瞭城隍廟,顯然是在上海;有的畫面裡中國軍人還穿著夏裝,說明是1937年 八一三 淞滬抗戰的鏡頭;還有一些中國軍人的畫面,被證實是1931年 一二九 淞滬抗戰中的十九路軍



一次次與美方的協商中,中方團隊不僅依靠自己多年拍攝南京大屠殺題材紀錄片的積累,更是得到瞭國內眾多史學界專傢的大力支持。對任何一個細節的疑問,立刻都會有專傢從海量的史料中尋找依據。

制作後期,團隊還多次攜帶制作的樣片,專程回國送給專傢們評審,收集意見,再返回新加坡繼續修改。十幾天的拍攝素材,從8月下旬到11月上旬,整整剪輯瞭三個月,終於將《南京之殤》美國和亞洲播出版制作完成。


真實的代價,是辛苦是傷病

為瞭追求真實,《南京之殤》的攝制過程充滿艱辛。雙方團隊的案頭勞頓、廢寢忘食自不必說,拍攝階段格外受罪。



南京淪陷是在嚴寒的冬季,而本片拍攝卻隻能在驕陽似火的8月,恰逢今夏江南一帶連續出現37℃以上的酷暑天氣,戶外悶熱如籠屜,坐著不動都是一身汗。即使這樣,所有演員也必須穿上厚厚的冬裝。扮演牧師約翰 馬吉的演員是一身教會黑色外套大衣,扮演美國記者的演員穿著皮夾克和禮帽,飾演威爾遜等人的演員要穿三件套的西服和羊毛大衣。



(扮演幾位美國記者的演員,看得出他們是在37℃的酷暑中嗎?)

剛剛拍完一個鏡頭,全組立即叫停,給演員擦汗、扇風、補妝、送上解暑的飲料 如此反復。最痛苦的,是全天拍攝結束脫下戲服的瞬間,被汗水浸透的衣服,已經牢牢粘在身上 那滋味,那氣味,真是不可描述!連續十幾天的高強度拍攝,最終有幾位群眾演員沒扛住,中暑病倒。



以往國內拍攝抗戰題材的影視劇,為瞭表現烽煙四起的戰爭背景,現場都是燃燒專用煙餅,但是美國團隊認為這樣的煙火顏色發灰發白,不夠逼真,堅持全程燃燒廢舊輪胎,以達到黑煙滾滾的效果。一天下來,現場所有人從頭到腳都是黑黢黢的,仿佛剛從1937年那個硝煙彌漫的嚴冬蹣跚而來。

精兵強將 跨國協作

《南京之殤》制作精良,內容詳實,得益於此次中美團隊的強強聯手。雙方都有多年操刀歷史題材紀錄片的豐富經驗,技術嫻熟。



本片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(集團)全額投資,總臺紀錄片創作中心、國際事務部和A+E美國電視網共同抽調核心骨幹創作力量組成瞭聯合攝制組。

總臺紀錄片創作中心多年來圍繞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進行創作,積累瞭豐富的創作經驗、歷史資料、畫面素材和創作力量,團隊憑借《1937南京記憶》、《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》等作品獲得過中國電視金鷹獎、星光獎及中國紀錄片學術獎等多項榮譽。



(江蘇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創作中心團隊,與美方同行在拍攝現場前排左起,分別是中方導演張浩,中方執行制作人劉鳴)

A+E美國電視網絡派出紀錄片《世界大戰》的原班創作團隊,包括導演John Ealer、編劇Frederick Rendina以及制作總監Chris Humphrey等。

美國商標註冊推薦

(坐在右邊的是美方導演本人,正在為演員說戲)

具有硬漢氣質的導演John Ealer,執導過《世界大戰》、《美國商業大亨傳奇》、《美國西部》等多部 硬派 紀錄片。他本人也因此獲得瞭全球重量級的電視大獎艾米獎提名。在世界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,全球觀眾給他的作品評分都在很高的8分左右,有的片子還獲得瞭8.9這樣近乎神作的高分。



(美方導演親自上陣,為群眾演員做示范)

編劇Frederick Rendina,也是美國紀錄片行業的大拿,他為包括A+E電視網、美國公共廣播公司、國傢地理頻道等制作過多部紀錄片,足跡遍佈五大洲,參與編劇、制片的作品多次參與國際影展,斬獲頗多,在業內有非常好的口碑。

(編劇/制片人 在與中方團隊交流)



(美方導演和編劇有過多年的合作,配合默契)

更應該感謝的是,在幕後一直為這部紀錄片史實把關的中方專傢團隊:

張連紅 南京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

王衛星 江蘇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

楊夏鳴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 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 研究員

薑良芹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。

劉燕軍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宣傳管理處處長

他們都是史學界或國際關系學界的專傢,也是南京大屠殺史料研究方面的權威。其中王衛星老師,還為今年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新館的展板,做史料把關。

今天,《南京之殤》登上西方主流媒體

1938年,喬治費奇抵達上海,火速送洗膠片,做4個拷貝。他帶著這些長達105分鐘的南京大屠殺影像資料,回到美國,多次公開播放,演講,揭露日軍在南京的暴行。

威爾遜醫生、魏特琳女士在回到美國之後,也在做同樣的努力。

他們奔走於美國各地,向國會議員,軍隊高官,宗教人士等社會各界,揭露侵華日軍在南京的暴行,希望更多的人關註南京大屠殺慘案,敦促國際社會嚴懲戰爭兇手。

好在,歷史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,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。

80年後,今天,中美兩國的攝制組忠於史實,講述費奇等人與南京百姓的故事,重現中國人民與國際友人如何共同面對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屠刀。

今天,中美兩國攝制團隊精心拍攝,匠心制作,還原當年那個溫暖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 ,用人道主義的光芒和人性的光輝,控訴暴行,扯下各種美化的遮羞佈。

今天,憑借A+E美國電視網絡旗下享譽世界的歷史頻道、亞洲播出平臺等覆蓋數千萬有線電視用戶的強大平臺,《南京之殤》將向全球億萬觀眾,揭露80年前人類歷史最黑暗的那一幕。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eg042ws82 的頭像
    meg042ws82

    肉肉的採購清單

    meg042w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